找到相关内容1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0窟北壁壁画新解

    七年)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此外,敦煌藏经洞的古写经中还有一个版本与所谓帛尸梨   蜜多罗本很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下面,我们从历代经目注   录入手,结合比较各版本之异同,以便弄清...

    宁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1970809.html
  • 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

    波形(唐云陵霄华也)间锡树叶……。〔注三八〕  至此佛顶像法轨则与三尊象样式之间的异同已很显明,广  元千佛崖菩提瑞像窟中心坛像与宝庆寺同出一源,铺像组合与  佛顶像轨间的对应关系亦是不言之明了。  ...

    罗世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3170818.html
  •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

    教团中女性性别角色的建构。全文主要分成三部分。首先介绍譬喻文学中男女美色的范畴,以比较男女性别角色的异同。接着从修行和贞操的角度,分析为何教团中的男女美色为情欲追逐的对象。最后则就教团对性与性别的描述与...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070857.html
  • 李孝本:南北朝之佛教资料篇(1)

    所以在天外。道、佛已同,请  自今日后不可复立异同」。由是观之,孔稚珪终不能与子良  同说,而确执道、佛同一说。  在南齐,因果及神灭问题,亦如南宋盛为论究。范缜力  说无因果,而固执神灭论。范缜字子真...

    李孝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0270892.html
  • 秦代已流行佛教之讨论

    势既异,自不能为同体也。  18页  言汉明以前佛经已输入于我国者,首见于鱼豢魏略西域  传,后人引之者互有异同,兹就梁氏 (同前引四--五页) 及  藤田 (史学杂志三七编七号关于佛教传来之魏略本文)...

    岑仲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1370900.html
  • 试论隋与新罗的“佛教外交”

    ﹑杨坚佛教外交的意义  陪同新罗僧人回国的南朝使是中方使人﹐但隋文帝时都  是本国人。这个差别如何理解﹖在本质上﹐隋文帝的佛僧外  交又与前朝有何异同﹖  在中国处于分裂期时﹐南朝各国与百济密切来往﹐...

    黄约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270924.html
  • 佛学数位博物馆的建构——从文献数字化跨向文物数字化的一小步

    丝路的盛况与东西交流的情况,及各国佛教略况。  《第二年度》  第三期  那烂陀寺进修期 :  本期以玄奘在印度那烂陀寺进修情形,介绍第七世纪的印度佛教思想为主,藉以了解其与中国佛教之异同。  第四期 ...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1071073.html
  • 关于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的几个问题

    相似进一步说明黑水城唐卡遵奉了465窟藏传绘画的造像传统。  为了找出黑水城作品与465窟壁画之间的异同,必须对不同的本尊图像加以比较。笔者将现在可以收集到的11-13世纪的金刚亥母唐卡全部列在下面(...

    谢继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1171074.html
  • 明末《物不迁论》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

    理路的探索。  六、澄观与镇澄思想异同之分析  华严四祖(注60)清凉澄观的著作,在晚明的佛教界具有重要的  影响力,他和唐代另一注《华严经》的大师李通玄(635-740),分  别代表了晚明《华严学》...藏」来看,皆属大乘的佛教思想;而「性住」却是「滥同小乘」。那  么镇澄和澄观的理解之间,究竟有无异同点呢?  按澄观最先是在《疏》中提到:  「小乘亦说当处生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而不佑无性缘起之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4.html
  • 南怀瑾禅学思想评述

    南怀瑾说他指出这个情况是要提醒中国文化史和哲学史研究者的注意,使他们了解隋唐以后禅宗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以及天台宗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关系,弄清止观禅定与禅宗心法的异同,了解渐修与顿悟的争论。在他看来,...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471099.html